刘霄
|
![]() |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评价、高校教师管理及学术职业发展、研究生教育与培养 招生:1.学术硕士 教育经济与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 2.专业硕士 非全日制教育管理硕士 3.学术博士 教育学(Ph.D) 4.专业博士 教育博士(Ed.D) 科研成果
刘霄,蒋承.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培养吗——基于本科四年发展数据的动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19):33-39,70,2017-10-10. 蒋承,刘霄,戴君华,金文旺.当前农村高中教育中的发展瓶颈与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1):56-60,2018-01-10. 陈思,丁延庆,刘霄,伍银多,叶晓阳.农村学生“高分低录”的现象及原因——基于宁夏高考数据的分析[J].教育经济评论,2018(2):52-80,2018-04-01. 刘霄,杨钋.研究生教育收益研究的现状、反思与新方向探析——基于现有研究文献的讨论[J].教育学术月刊,2018(4):20-27,2018-04-15. 刘霄,蒋承.专业录取方式与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发展研究——基于本科四年追踪调查数据[J].复旦教育论坛,2018(5):53-60,2018-09-20. 杨钋,刘霄.研究生收费前贫困资助政策的瞄准和减贫效果分析——以首都高校研究生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9(2):78-87,2019-04-0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19年第7期37-47全文转载. 刘霄,蒋承.高考录取方式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基于北京市高校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考试,2019(6):22-25,2019-06-01. 刘霄,杨钋,阎凤桥.学位类型与研究生资助——我国硕士研究生资助政策的瞄准效果[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3):44-52,2019-06-10. 刘霄.中日两国高校教师结构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9(9):4-11,2019-09-15. 刘霄.“谁”左右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选择——基于“能力”的认知而非“功利”的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20(3):57-64,2020-03-01. 刘霄.海外学历对学术职业聘任与发展的影响——以我国28所公立高校的专任教师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20(5):115-128,2020-09-1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21年第2期82-93全文转载. 刘霄,邱文琪,杨钋.专业硕士资助政策能否缓解扩招引发的教育不公平——基于首都22所高校的三次研究生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20(21):47-55,2020-11-10. 刘霄.学术职业中的“高毕低就”与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以我国28所公立高校的教师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20(6):63-70,2020-11-20. 刘霄.存在、时效与合理?——信号筛选视角下对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信号三重特性的实证检验[J].高教探索,2020(12):98-109,2020-12-05. 陈春花,尹俊,刘霄,席酉民.共生协同的大学教育模式——基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案例分析[J].大学与学科,2021,2(3):70-79,2021-09-15. 刘霄,阎凤桥.我国公立高校专任教师的学缘关系、聘任网络与科研生产[J].教育发展研究,2021(23):65-76.2021-12-10. 刘霄,谢萍.时间投入与博士生能力:基于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2(2):69-75,2022-02-2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22年第7期100-107全文转载. 刘霄,谢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博士后的合作导师支持与博士后发展状况[J].中国科技论坛,2022(4):120-127,167,2022-04-05. 刘霄,王世岳,赵世奎.“蓄水池”还是“镀金店”:博士后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1):111-12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23年第7期120-131全文转载. 刘霄,马莉萍.放宽限制后学生为何还放弃转专业——对某“双一流”高校本科生的追踪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3,27(2):11-22,《教育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转载. 刘霄,孙俊华.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J].科学学研究,2023,41(5):874-885. 蒋承,刘霄.象牙塔尖的再生产:博士生学术职业意愿及其实现路径的实证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2):128-138. 刘霄,袁家浩,孙俊华.不同聘任方式中个人-组织匹配对科研人员离职影响的差异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3(10):119-129. Liu X, Xie C P. (2023). How Person–Organization Fit Impacts Work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Researchers in Ten Countries during the COVID-19. Sustainability, (15):9866. https://doi.org/10.3390/su15139866. Liu X, Xie C P. (2024)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d job burnout of researcher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eterogeneity in eleven countries. PLoS ONE 19(5): e0302296.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302296. Liu X, Zhu Y, Huang B, Zong X. (2025).Academic Stratification and Faculty Hiring Networks: Analysing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Schools of Education in China (1982–2022). Higher Education, 2025.https://doi.org/10.1007/s10734-024-01387-8. 专著 刘霄.中国公立高校教师的学缘、聘任与职业发展[M].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 刘霄.“非升即走”下的高校教师[M].光明日报出版社,2025. 课题 1.2017-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教育致贫”与“教育脱贫”:现状及相关政策评估——基于国家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的研究,参与,结题 2.2021.12,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委托重点课题“江苏地方高校教育经费预算改革研究”,参与,结题 3,2020.11-2021.6,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公立高校教师的学缘、聘任与职业发展(20HQ052),主持,结题 4.2020.8-2022.8,江苏省创新一流本科教育改革重大专项委托研究课题“江苏省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参与,结题 5.2019.9-2022.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策成本视角下的高中指标到校执行研究”,参与,结题 6,2022.8-,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委托课题“十五五”期间江苏高等教育供需关系变化预测与预警研究,参与,在研 7.2022.12,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课题,“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自学考试转型发展研究”,参与,结题 8.2023.9-,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项目“长周期创新视角下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效能评价及优化研究 ”(CFA230298),主持,在研 学术交流 2017.4.22,于“第六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暨第五届亚洲高等教育研究会博士生论坛”汇报论文《专业硕士的职业期望与教育收益预期——以首度高校的专业硕士为例》,北京,清华大学 2017.7.15-25,赴菲律宾参加“北京大学青年代表赴菲律宾交流团” 2017.11.25,于“中国教育经济与财政中青年30人论坛”汇报论文《农村学生“高分低录”的现象及原因——基于宁夏高考数据的分析》,江苏南京,南京财经大学 2017.12.27,于“中国人民大学首届青年教育论坛”汇报论文《精准资助实现了吗?硕士研究生贫困资助的瞄准和减贫效果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17.11-2018.5,入选“第十三期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博士生班”,进行为期七个月的日本研究课程学习,并赴日本进行为期15天的访问交流 2018.7.6-26,入选“2018 China-Korea LEADership Exchange Program”,随项目前往北京、上海、韩国等地游学20天。所在团队获“The 2018 LEADership Prize:The Outstanding leadership activity Team” 2018.10.20-21,于“第三届劳动经济学会年会”汇报论文《我国高校教师学缘的空间流动与学术职业收入——基于28所公立高校教师的实证分析》,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10.27,于“第二届劳动经济学前沿论坛”汇报论文《我国高校教师学缘的空间流动与学术职业收入——基于28所公立高校教师的实证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18.10.28,于“第四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汇报论文《“近亲繁殖”真的影响科研生产力了吗?——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程度与院校学缘多样性的多层分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9.5.12-17,“Does ‘Inbreeding’ really affec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vity?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Degree of “Inbreeding”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the Diversity of Academic Origin” has been accepted to the 2019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acher Education (ISfTE),加拿大 2019.6.29-30,于“第四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汇报论文《学术职业者的“乡土情结”—我国公立高校教师学缘与就业的空间流动》,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19.12.29,于“汪永铨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坊04——当代大学教师的现实境遇:历史透视与制度分析”汇报论文《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教育学术团队之间教师聘任的互动机制与学缘关系》,北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2021.7.10,于“高等教育强国论坛暨2021年江苏教育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汇报论文《何以为学术:金钱、志趣与博士后的学术工作》,江苏南京,南京工程学院 2021.12.6,于南京市中华中学做《知行合一: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专题演讲http://www.njzhzx.net/Item/Show.asp?m=1&d=7768 2022.3.30,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校庆学术系列报告”汇报“生存以上·生活以下:高校教师职业道路中的学术问题” 2022.10.29,第八届全国教育研究实证论坛“教育研究中的大规模监测调研项目数据库应用”分论坛点评 2022.11.19,论文《不同聘任方式中个人-组织匹配对科研人员离职影响的差异研究》入选《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七届学术年会 2022.12.10,2022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专题点评 2022.12.16,“扎根理论的本土改造——兼谈与叙事思维的结合”讲座主持人 2023.1.13,第八届中国教育财政学术研讨会暨2022-2023年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年会“新发展阶段我国公共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微观基础与宏观表征”分论坛汇报《我国高校人才配置的特征与问题:基于56所高校教育学教师互聘网络的研究》 2023.5,为2022江苏省职业学校初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讲授《教学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2023.6,接受《南方周末》《大学转专业:拒绝“一考定终身”18年之后》访谈,https://mp.weixin.qq.com/s/aDPbEVl1XAMsrprdM0diPA 2023.7,接受《中国科学报》《填志愿:凭兴趣还是看“钱景”?》访谈,https://mp.weixin.qq.com/s/D7ht3FSPoMjTgbKWZ5ov3Q 2023.7.18,为2023年海安市教体系统教科研管理干部研修班讲授《学校教育成果的挖掘、培育和提炼》 社会兼职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Cogent Business &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anges in Education、《高教发展与评估》同行评审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理事 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教学经历
研究生必修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独立授课) 国优计划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独立授课) 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影像中的教育学(独立授课) 因果推断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与黄斌教授合开) 荣誉称号
2016.3,学术报告《“二代们”去哪儿了?——大学毕业生职业代际传递与流动的现状研究》获北京大学第二十四届“挑战杯”系列赛事五四青年科学奖“一等奖” 2017.5.21,论文《专业硕士的职业期望与教育收益预期——以首度高校的专业硕士为例》获得“2017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主题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奖 2017.12.2-3,论文《象牙塔尖的选择——对博士生学术职业意愿的定量研究》,获“第二届劳动经济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浙江杭州,浙江大学 2017.12.28,论文《精准资助实现了吗?硕士研究生贫困资助的瞄准和减贫效果分析——以首都高校研究生为例》获“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018.10,2017-2018学年,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 2019.5.19,论文《谁左右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之路?——研究生教育质量对高校教师教学、科研道路的影响》获“探索未来教育之路:教学、学习与评价——第八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暨第三届清华大学未来教育论坛博士生论坛”一等奖 2021.7.10,论文《何以为学术:金钱、志趣与博士后的学术工作》获“2021年江苏省江苏教育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特等奖 2021.7.25,2021年江苏省“双创博士” 2022.8.31,专著《中国公立高校教师的学缘、聘任与职业发展》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2023.7.20,论文《时间投入与博士生能力:基于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研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2024.3.30,专著《中国公立高校教师的学缘、聘任与职业发展》获第十三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2024.12.28,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