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学脉 (十) | 许丹东:实现人生的转向——我与南大教研院的故事

发布者:汪琳玥发布时间:2022-10-30浏览次数:1034

追溯教院学脉,庆祝南京大学教育学科复建四十周年。在这篇文章中,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2014级硕士,2017级博士许丹东为我们分享了他在南大教院实现人生转向的故事。

 

实现人生的转向——我与南大教研院的故事

人的一生中,能够选择人生方向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说一个地方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那么这一定是个充满包容与爱的地方。2014年,在工作七年后我有幸成为了南大教研院的一名研究生,这让我获得了改变人生方向的机会。从硕士到博士共六年半的时间,我在南大教研院度过了一段非常难忘的岁月。

南大教研院的包容首先体现在招生方面。说实话,在毕业多年后选择再次回到校园读书,我的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但在与南大教研院的老师们接触后,我很快就放下了顾虑,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行政老师细致周到的工作安排以及面试老师和蔼可亲的模样。南大教研院的招生并不问年龄和出身,而是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和继续成长的机会。

南大教研院的学术氛围也非常浓厚,是真正的育人之地。我在这里读书时,学院的规模并不大,所有老师加起来也就15人左右。但老师们的学术造诣非常高,并且对学生关怀备至,我的硕士导师吕林海老师和博士导师张红霞老师在我学习过程中都提供了非常多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向任何老师请教学术问题,整体的氛围可谓是“规模小而温馨,学问广而厚重”。得益于这样的学术氛围,我从其他老师那里也获益颇多。当然,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高质量的行政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在南大教研院,有行政、无官僚,有成长关怀、无形式主义,学院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着细致周到的服务。

 | 教院的读书会(2017

如今我已毕业将近两年,但在南大教研院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宛在昨日。那启迪智慧的读书会、热烈讨论的组会、一年一度的“520学术盛宴”、以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每一个瞬间都让我无比怀念。今天我能够继续走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与我在南大教研院受到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非常感谢南大教研院帮助我实现了人生转向,让我带着对教育的热爱在新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 教院欢送毕业生晚会上(2015

 | 2017年硕士毕业

 | 2017届毕业照

现在南大教研院已从鼓楼校区搬到了仙林校区,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有了很大的增强,我相信南大教研院未来会越来越好。20221023日南大教研院举办了“教育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大学教育学科复建卌年纪念大会,我谨以此文表达对教研院的思念与感恩之情,并祝南大教研院生日快乐!同时也祝愿教研院的各位老师、同学和院友一切顺利。

 

作者简介

许丹东,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2014级硕士,2017级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研究。

 

(图文/许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