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开展2020-2021学年优秀基层研究生会表彰工作,经院系申报、资格审查、线下答辩、专家评审等环节的综合考核之后,我院研究生会脱颖而出,获评“南京大学十佳基层研究生会”荣誉称号。
(我院研究生会获评“南京大学十佳基层研究生会”荣誉称号)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2020届研究生会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 回顾往昔,不忘初心
自2020年4月以来,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2020届研究生会在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海教体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院团委和校研究生会悉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上级学联组织对研究生工作的要求,以“做青年友、引青年行”为宗旨,以“朋辈带动,思想引领”为方针, 以“建设四个‘一’”为目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学院规章制度和研究生会章程展开工作,全心全意为教院师生办实事。
一、激扬一颗红心:党史教育与校史学习引领思想
我院研究生会始终将思想引领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多形式回顾党的辉煌历史,引领青年学子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持续性开展校史系列活动,推动南大学子知党史、明校史、嚼菜根、做大事;高频次引领青年学子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发展,培养南大学子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学党史·守初心”,多形式开展党史教育
在海教体党委领导下,联合海外教育学院开展“学党史,守初心”系列活动,以“忆岁月峥嵘,述百年荣光”为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党史微课与《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红色影视鉴赏,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英勇顽强、甘于奉献、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党史微课展示)
2. “线上线下,知行合一”,高频次引领青年学习
我院研究生会结合教育学科特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为学院师生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本学年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多达十余次。同时结合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活动、《我和我的家乡》观影活动,厚植家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
(参观纪念馆活动)
3. “知党史·明校史”,可持续推动校史学习
2020年5月,“忆校史·云校庆”校史系列特色活动通过“双平台直播+三平台互动”的形式,校史讲座实时观看人数近1000人,三平台校庆互动阅读量突破30万。活动传播面广、参与度高,增进师生对我校历史的了解,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获评2020年南京大学基层研究生会“十佳品牌工作”。
(校史活动微博云互动数据和精选留言部分截图)
2021年5月,校史系列活动在往年的基础上,结合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以“知党史明校史,嚼菜根做大事”为主题,增加内涵,丰富外延,将活动扩展为“党史·校史我知道”等7个子活动,力求“讲好南大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以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助力“第一个南大”建设。其中,“百年南大人 的信仰漫谈”校史讲座共吸引到1046人观看;由我院发起,文学院、环境学院等23 个院系研究生会积极响应的“寻找南大锦鲤”活动,征集“我与南大的故事”,展现南大多元学科的魅力,吸引到961人踊跃参与;“党史校史我知道”和 “520·定格时光”在校庆日于仙林校区和鼓楼校区同时举办,南大在校师生、校工累计超过850人次踊跃参与到党史校史有奖问答和展台留影。
二、凝聚一个集体:组织改革与合理结构并行
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会在校院党委的领导下,校院团委的指导下,校研究生会的支持下,其他兄弟院系研究生会的帮助下,不断成长,组织结构逐渐明晰,品牌活动内容向高质量看齐,对象向多元化对齐,数量向标准化整齐。
本学年研会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推动组织改革,坚持从严治会,明确职能定位。筹备召开院研代会,通过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精简院研会规模。组织架构将由原先“主席团+工作部门”模式创新性改革实行“主席团+业务板块”模式,将工作职责精准明确到人,提倡研会工作人员跨业务、跨部门工作。此外,研会也正尝试根据大型活动的实际需要,以项目组形式招募志愿者,因事用人、事完人散。
三、服务一群青年:以问题为导向,解青年之所急
我院研会每学期末发布“研究生会工作意见及反馈”问卷,及时收集、听取涉及全院同学切身利益和普遍诉求的问题,切实跟进推动问题的解决。
1. 面向就业需求,朋辈指引“领航成长”
为帮助同学们提升求职技能和职业素质,我院研会举办“领航成长”毕业生就业经验分享会,累积邀请9位不同就业方向的毕业生介绍自身求职或者升学经验。同时也服务于有志从事公职的同学,与校基层研究会联合举办“选调政策进院系”专场分享会。
(“选调政策进院系”活动)
2. 面向职业发展,生涯指引“照亮未来”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我院研会先后举办“科学规划·职引未来”大学生生涯规划大赛、“志合中外游学·不以山海之远”境外游学交流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了解国内外不同的升学、就业环境与相关政策。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同学的求职竞争力,满足我院同学多元化的实习实践需求,我院研会积极联络校团委宣传与新媒体工作部、社会实践部等相关部门,先后举办公文写作技能培训讲座、PS 技能培训讲座、“全青实习岗进院系”分享会等活动。
(“全青实习岗进院系”活动)
3. 面向健康成长,羽毛球“燃烧卡路里”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每周三晚上,我院研会都会组织“燃烧卡路里”羽毛球活动,鼓励我院学子都能“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该活动在本学年已成功进行30 余次,累计达100小时,服务全院师生超过600人次。
(“燃烧卡路里”羽毛球活动)
4. 面向毕业节点,精心设计“衣路有你”
夏至未至,结合毕业季的时间节点,我院研会先后精心筹划了2020年“衣路有你”毕业衫设计大赛、2021年“万水千‘衫’,‘衣’然少年”毕业衫设计大赛。大赛面向全院征集具有南大特色、凸显校园文化、符合学生气质和时代主题的毕业衫设计图,并将优秀作品制作成衣,免费发放给学院应届毕业生。
(毕业衫设计图)
四、助力一流建设:学术联动和学生活动特色凸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院研会立足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结合教育学科特长,构建“全国-高校-校院-院系-院内”的五级联动机制,打造以“联动”为特色的学科建设活动和学生发展活动,助力教育学“一流学科”与“第一个南大”建设,并为“南南合作”增添青春力量。
1. 全国联动: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连接东中西部多所高校
我院研会承办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局长论坛会务工作。论坛就“共商区域教育‘十四五’规划,共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在新华社、一直播等平台开设线上直播,点击量超过240万次,获得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第三十三次学术年会局长论坛)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阶段,我院研会联合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筹办第三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发展与教育评价学术研讨会。论坛通过专家报告、平行论坛、大会学生报告等形式共话高教,收到来自国内外112所高校的投稿论文615篇,最终来自国内外 80余所高校和单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与青年学子共计 450余人受邀到场参会,Bilibili直播平台累计观看量近3万人次。
(第三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参会人员合影)
2. 高校联动:打破教育学科壁垒,促进院校学术交流
百草园读书会活动作为我院研会十佳品牌工作之一,连续8年与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金陵四校进行活动联办,已经在南京地区高校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本学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研会创新活动形式,首次与先锋诗歌书店展开深入合作,将活动从教室搬进书店,吸引到四校多学科100多名书友参与线上阅读打卡和线下分享读书感受。
(百草园读书会活动)
3. 校院联动:发挥教育学科优势,实践助力一流本科
我院研会秉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真谛,努力发挥学科特长,为学校、社会贡献教院力量。先后助力校本科生院制作《南京大学本科生学习问题反馈调查》、配合我院调研《对标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研究报告》,研会骨干组建“助力一流”调查小组获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个人称号。
4. 院系联动:“4+5+6”共助身心健康
为促进各院系的交流互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我院与医学院、物理学院、数学系、艺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5个兄弟院系研究生会,先后联合举办了“缘聚金陵·情暖二零”四院联谊活动、“廿廿不忘·逐梦前行”五院迎新晚会、“羽你同行”六院羽毛球赛等大型活动,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疏导了繁重的科研压力,促进同学们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增进各院系研会间的沟通联系。
(五院联合迎新晚会活动)
5.院内联动:加强内部交流,服务青年成长
为加强研会与全院师生的交流,夯实为青年服务的组织基石,我院研会积极承担学院学术讲座会务工作,实时分享校院消息动态,承办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组织2020级新生迎新晚会、“青春万岁·逐梦起航”党团研新年联欢会,筹办院“南说再见”毕业典礼暨毕业晚会等工作。院研会虽小,但“五脏俱全”,我们始终全心全意为全院师生营造“家”之舒适、温馨、有爱。
(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青春万岁·逐梦起航”党团研新年联欢会)
(“南说再见”毕业典礼暨毕业晚会)
第二部分 展望未来,青春不止
在过去的一年,教院研究生会秉承着“为教院师生办实事”的发展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功获评“南京大学十佳基层研究生会”。但我们为教院全体师生服务的脚步不止于此,在对前期工作的积极反思基础上,研会对接下来的工作目标与安排计划更加清晰明朗。
第一,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研会组织改革。研会将严格遵守上级颁布的各类改革文件,进一步深化研会组织架构改革,严格控制主席团人员数量与研会规模,平稳过渡交接工作;第二,凝练教院特色品牌,助力青年生涯发展。教院研会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用心打磨品牌活动,促进文化育人,满足学生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需要;第三,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交流。教院研会不仅要将自身经营好,更要加强与其他兄弟院系的沟通交流,以此达到信息顺畅、资源优化、共同进步的目标。
在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院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在校研会和各兄弟院系的帮助团结下,教院研究生会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及全院研究生的支持与付出,感谢教院研会全体同学的不懈努力。所有的付出与努力带来了有成果、有温度、有意义的变化。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本届研究生会即将完成使命,新成员的加入必将为这个组织注入新的活力。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会不断地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使研究生会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稳步前进,并且逐步走向完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心全意为教院师生办实事,我们一定会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文/2020届教院研究生会 图/2020届教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