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河海大学高等教育学系四校联合打造的“同品纸墨书香,共话教育之道”百草园读书会特色品牌活动正式起航。
本次百草园读书会收到了来自多所院校近50名同学的报名,经过前期的分组和共选阅读书目,各小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书籍阅读与打卡活动。最终的交流总结活动于2月19日下午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由南京大学袁玉婷同学主持,来自多所高校的同学参与。各小组同学们在读书汇报当天纷纷分享经典书籍、交流阅读感悟,为本次读书会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 《教育学原理五讲》
第一小组的汇报人是南京大学刘璐同学,她首先介绍了作者康永久教授的研究领域,然后介绍了本书的特色:教育中的环境概念、社会本身的道德与建构性质和人本身的社会性做了突破性的理解,发展了一套能动的环境、社会与教育概念,并将对发展性教学的理解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接下来,她分享了本书的结构和重点章节内容,展示了小组阅读感悟和打卡内容。最后,她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发了大家对教育学原理、教育思考、师生心灵交流的思考。
图|第一组分享
2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
第二组汇报人为南京大学于小斐同学,她首先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小组成员和打卡情况,书中提到了文化定位,个体的文化定位指引着其在不同阶级和模式中的流动,小组将文化定位理解为个体根据自身的阶级属性与文化形式,所做出的有关自身社会位置的判断。最后,她分享了小组成员们参与本次读书会活动的感悟:学术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学术是需要读书来浸润、学术是靠日积月累成长,期望读书会活动能够继续举办并更好地发展。
图|第二组分享
3 《教育的情调》
第三小组由成员们轮流进行汇报和阅读感悟分享,该小组在读书周内每晚都分享阅读感悟,并在腾讯会议进行一小时的阅读讨论。阅读分享中,安徽师范大学罗斯纤同学提出“救助海星”的问题并提出反思,南京大学肖钱盈同学强调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东南大学陈宗良同学提到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南京大学汪啸杰同学表明气氛是我们体验生活空间的方式,南京师范大学刘旭同学认为孩子是我们的老师,要永远保持“教育爱”,最后,南京师范大学许小梅同学对本次百草园读书会的讨论进行了总结。
图|第三组分享
4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第四小组由南京大学梁艳同学进行汇报,首先她简单介绍了本书,《规训与惩罚》是福柯的成熟之作,他通过对权力功能进行的微观分析,使小组成员对“权力压抑”、“生命权力”、“顺从身体”、“隐秘权力”,以及“权力清空”等问题都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接下来,她从酷刑与惩罚、规训与监狱、全景敞视建筑、权力的功用几个方面介绍了本书的核心内容。最后,她分享了小组的阅读打卡活动内容,以及小组成员们对本次百草园活动的感悟,大家都很开心在此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阅读并进行观点交融,这个过程受益匪浅。
图|第四组分享
5 《亲密关系》
第五小组汇报人为南京师范大学李思雨同学,她首先介绍了《亲密关系》的核心内容,以及书中描述的婚姻生活四个阶段过程:阶段一是月晕阶段,阶段二是幻灭,阶段三是内省,阶段四是启示。最后,她主要讲述了阶段二的核心内容,并分享了小组同学们的阅读感受。
图|第五组分享
6 《亲密关系》
第六小组汇报人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陈筱诺同学,她介绍了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罗兰·米勒所著的《亲密关系》是一本关于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的书籍,作者搜集整理并探讨了自古以来各个学科领域对“亲密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成功,能够帮读者意识到在亲密关系中曾经犯过的错误,教会读者如何更好的改善自身所处的亲密关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该小组也有许多思考与感悟,对各种亲密关系,既包括夫妻、情侣关系,也包括朋友之间的友谊等都有了更多的认识。
图|第六组分享
获奖名单公布
图 | 颁奖环节
百草园读书会活动感悟分享
在聆听了各组代表的汇报分享以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度过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读书周。
这是我第三年参与百草园读书会。读的书变了,但年轻人激扬思想的精神犹在。这次,我们组围绕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一书开启了对话。白天,七个人分头读书、准点打卡,彼此时不时在群里还向大家安利自己的心中情“书”。夜里,大家伙齐聚线上、切磋想法。期间,我们热情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与困惑、教育经历与观察,用心回应彼此的学术困惑与人生选择。读书会还没结束,我们便相约共读下一本书。感谢百草园的组织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平台,也让我有幸见证了百草园的参与者从早先南京四校,辐射到如今数省近十所高校。希望百草园日益壮大,始于南京、迈向全国!
——汪啸杰 南京大学
今年是第二年参加百草园读书会,感谢读书会的举办让我遇到了一群很有意思的同学,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可以看出大家都阅读量十分丰富,讨论各种问题的时候都可以引经据典,也被安利了很多书籍。每次他们对话题深刻的讨论,都让我觉得是我想成为的样子,接下来也希望能够和他们共读更多书。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讨论书籍的时候,也会有同学真诚分享自己的切身经历,有高兴的有困惑的,我们都会给予分享者足够的情感支持;我们日常也会讨论一些大家身边遇到的问题,不仅限于读书讨论,都能得到大家的帮助。这些让我觉得这就是读书会的情调。
——肖钱盈 南京大学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读书会,体验非常好,大家都坚持下来了,我没有想到氛围这么好,谢谢大家!讨论的时候大家都引经据典,对比之下我还需要多多读书!大家为我答疑解惑,不管是关于书的还是学习上的,大家都积极的回答,谢谢你们,感恩相遇!
——罗斯纤 河海大学
康永久教授的《教育学原理五讲》突破原理的枯燥,是一本有趣的思考引子,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思考、生成。非常开心能够参加百草园读书活动,让我接触到不一样的教育学,拥有意外的收获。
——王娟 西南政法大学
本次百草园读书会我们组阅读的是罗兰米勒教授的《亲密关系》,为期一周的阅读和讨论不仅让我们组成员对亲密关系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很开心的一点是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每天都很期待晚上在群里讨论的时光!美中不足的一点是没能和大家线下碰面,不过线上的汇报环节也让我收获很多啦!
——陈筱诺 南京师范大学
通过这次百草园读书会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大家聚在一起共读一本书,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每天打卡,分享各自阅读后的感受,大家会有不同感兴趣的点,通过自己的阅读加上相互之间观点的交流,会让每个人对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感受。
——梁艳 南京大学
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活动,读了一直想读却没有读的书,虽然中间因为准备考试没能全都跟下来,但是看到大家在群里发的读书感想也帮助我解答了一些关于本书的困惑,真的很棒!
——张晓茜 南京师范大学
非常感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组织的百草园读书会的,通过小组、共同商议、打卡、交流、分享读书心得体会。在读书中,学会自我监督、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共同学习、学会共同成长。最后预祝百草园读书会越办越好,让读书引领学术生涯。
——王振强 南京师范大学
至此,本次百草园读书会活动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本次读书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思想道德修养,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更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更有内涵、有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延续百草园读书会活动,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
(图文/王小玉 袁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