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科学教材建设与科学教育地方资源开发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科学教材与教学研究中心召开。来自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出版社以及南京市栖霞区科学技术协会、金陵小学、八卦洲中心小学等单位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商大计。
图 | 研讨会现场
会议伊始,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科学教材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张红霞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详细阐述了本次会议的三个议题:1.小学科学新教材使用情况与存在问题。2.南京市栖霞区乡村科学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教普协同”机制探索。3.新教材教师培训的进展、问题与2025年的设想。
紧接着,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科学教材与教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马冠中作了题为 “小学科学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的主旨报告。该报告聚焦教材的使用方式、教材设计的地方适用性以及教材在促进学生参与、落实新课标素养导向目标等关键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随后,教育科学出版社副总编,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校长刘灿、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育中心主任石雷先等就科学教材的使用与改进、科学教师培训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咨询。来自科学教育一线的教师们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12月21日,与会人员在栖霞区科普协会主席陆俊的带领下奔赴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及其试验田、栖霞区科普基地等进行了考察,并对由本区科学教研员高伟和一线老师们编写的《田野里的科学课》地方教学用书进行了实地评审验收。出版社的专家们对该书给与了充分肯定和指导,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田野里的科学课》也是我院张红霞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中国农业科技史的中小学科学课程开发研究——教育重演论再认识”(编号:BHA210154 )的研究成果之一。
图 | 考察现场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农村地区科学教材的开发建设、科学教育与地方科普资源的“普教协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会议还形成了下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