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晚,南雍青年学术沙龙第一期如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了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校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站博士后许丹东,作题为“研究与发表:我的研究生学习经历”的分享。
我院余秀兰老师、王世岳老师和各年级同学以及来自全国其他院校的硕士、博士生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会上,许丹东博士结合自身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经历,对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学术发表、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过程进行分享和交流,并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自身经验给予了充分的回答。
讲座伊始,主持人王世岳副教授介绍了此次沙龙活动的初衷,指出目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接受来自导师自上而下的辅导的同时,自身也会自下而上地进行探索,但在两者之间有一道鸿沟。由此期待许丹东博士作为有共同经历和成功经验的学长,给予建议、分享经验,帮助研究生们弥补这一道鸿沟。
接下来,许丹东博士为同学们作“研究与发表:我的研究生学习经历”经验分享会,讲座围绕“怎样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自身的学习经历”、“期刊论文的研究和发表”和“博士论文的研究”四个部分展开。
首先,许丹东博士回顾了自己的研究生阶段,他认为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目标并努力执行目标。无论是学术职业目标,还是非学术职业目标,都应该尽早明确。然后要根据目标认真去做,做事不能拖延。
其次,许丹东博士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希冀通过呈现最真实的信息给予研究生们启发。除了学好专业必修课、夯实理论基础,许博士还推荐同学们选修各院系的好课,拓宽知识外延。
紧接着,许丹东博士分类讲述了研究和发表三篇期刊论文的经历。他将期刊论文的研究与发表的过程大体划分为了“积累”“提出问题”“研究”和“写作”四个阶段,并给出借助课程论文机会研究与写作、利用课程学习机会研究与写作、利用课题数据进行研究与写作的建议。
最后,许丹东博士总结分享了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经验体会。在选题部分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明确兴趣点;第二,大量阅读文献;第三,多与导师进行交流。同时,许博士谈了自己对博士论文创新性的看法:”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努力看得远一点,然后把看到的东西讲给前人和后人听”。
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出了各方面的问题,许博士一一耐心解答。
总结环节,王世岳老师抒发了三点感想:1.所有的研究者都会面临各种资源的限制;2.每一个研究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3.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余秀兰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1.获取各类学术资源,积极参加学术活动;2.学会打交道,不断成熟;3.善于学习与反思;4.专注,投入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好。
至此,南雍青年学术沙龙第一期——“研究与发表:我的研究生学习经历”经验分享会圆满落下帷幕。
(文/吴奕萱、于蕴雅 图/徐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