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亦是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百廿来,一代代南大学子将诚朴坚毅的精神铭记于心。为进一步学习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感悟南京大学峥嵘岁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会携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举办“知党史明校史”系列活动——校史专题讲座、党史校史知识竞赛,引导广大青年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党史校史中感悟深厚底蕴。
一、校史专题讲座《南大校长逸事》
2022年5月17日晚7点至9点,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活动之校史专题讲座《南大校长逸事》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承办,讲座主讲人为教研院院长王运来教授,主持人为我院徐雪妍同学。王运来老师从春秋繁露、校庆来历、校长逸事三个方面介绍了南京大学的百廿校史和多位杰出的校长。
(王运来老师)
(“第一个南大”)
首先,王运来老师系统回顾了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南京大学有两脉发展史,一是原国立中央大学,二是金陵大学,经历了源起三江、砥柱东南、首都大学、举校西迁、复原南京等多个历史时期。虽校名更迭、校址迁移,然学脉绵延、弦歌不辍,南大人的锐意进取和竭诚探索在新时代继续书写着华章。
(百廿南大的春秋繁露)
其次,王运来老师讲述了校庆传统与“五二〇”学生运动的渊源。1947年,在国民党内战政策的压迫下,国立中央大学的教授们奋起抗争,提出了《要求提高教育经费、改善教员待遇宣言》的决议,点燃了反饥饿斗争的火炬。这场由中大始发的浪潮在当时迅速扩展到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行动起来,“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口号逐渐普及全国各地。“五二〇”学生运动所彰显的爱国主义与革命奉献精神,是南大人永远铭记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五二〇”运动及南大校庆来历)
最后,王运来老师详细介绍了南大历史上多位杰出校长和他们的光荣事迹。从提倡“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李瑞清,到提出培养人才当如“钟山之崇高,大江之雄毅,玄武之深静”的“国士”郭秉文。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到“五四先锋、北伐健将”的罗家伦。从“金陵精神”的守护者陈裕光,到创建“九三学社”的潘菽、梁希。从“不当省长当校长”的郭影秋,到“敢为天下先”的匡亚明。一代代杰出校长所秉持的坚忍不拔之志,始终勉励着我们后辈上下求索、厚积薄发。
(南大校长逸事)
王运来老师的讲座内容详实,主题鲜明,语言风趣。除我院师生外,还有南京大学其他学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本院2022级拟录取硕士生共百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感悟颇深。在互动环节,我院2021级学科教学专业的吴奕萱同学进行了提问——在数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有没有哪句校长名言曾对王运来教授产生过激励。王运来教授表示,他对李瑞清校长的名言颇有感悟,“视教育若性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一直被他当作一种崇高的教育信念来勉励自己。
讲座学习心得
在南大的第一年里,我修读了王老师开设《中外大学史》和《中外大学校长办学理念》这两门课程。在课上,王老师就提前带我们学习了南大的历史与各位校长的治校理念。这次,在王老师带来的“南大校长逸事”主题讲座中,一代代南大人仿佛从过去来到了我的身边,他们是在实践中开辟道路的南大人。感谢王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对南大人有了更深的了解。
——2021级高等教育学 朱行善
王运来老师的精彩讲座风趣幽默又内容满满,让我受益匪浅。尽管已经在南京大学呆了五个年头,可我对南京大学历史的了解却颇为浅薄。今天老师的讲座结合南京大学历届校长的逸闻趣事,带领大家再一次梳理了南京大学的百年历史,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又一次领略到了南京大学百年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风骨,更为自己是南京大学的一份子,为有机会把自己融入南京大学的历史中而感到深深的自豪。正值南京大学一百二十周年华诞,我辈更当努力,让明日的南京大学能以我为荣!
——2021级学科教学(物理)窦义哲
王运来院长带领着我们回顾百廿南大的春繁秋露、追忆数位先辈的风华事迹,从李瑞清校长提倡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到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再至今年的“诚耀百廿,雄创一流”,一辈又一辈的南大人在接力谱写辉煌南大,也愿我们赓续先辈精神,写就属于自己和南大的新篇章。
——2021级学科教学(物理)周珂儿
南京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代代南大人的奋斗与牺牲,正值百廿校庆之际,王运来老师的讲座带领我们回顾了为南大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校长们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对学校120年来的辉煌而曲折的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深切体会到“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等优良校训的真正内涵。新时代的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应该向这些前辈们学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建设“第一个南大”贡献力量,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发光发热。
——2021级学科教学(英语)王丹宁
百廿书香翰墨,百廿薪火相传,百廿砥砺奋进,时光的印记见证了南大人的自强不息、上下求索。聆听完王老师的讲座之后,我也深受前辈们坚韧不拔精神的感染。新一代的我们也将带着对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渴求,在这片热土上耕耘树艺、挥洒青春。
——2021级学科教学(英语)丁坤贤
李瑞清先生曾说:视教育若生命,这是一种境界,更是我们教师之路上的真言。王老师讲南大校长逸事娓娓道来,徐徐阐述南京大学的前世今生。此次“百廿风华 南雍启新”讲座让我明白面对新时代、新机遇,青年学生应该有怎么样的新作为:嚼得菜根香,做得大事成。
——2021级学科教学(英语)吴奕萱
二、党史校史知识竞赛
本届党史校史知识竞赛采用日常知识问答与正式比赛相结合的形式。在比赛之前,青年发展部工作人员用心运营参赛群并反复确认个人信息,帮助同学们了解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及时回答参赛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在群里积极参与、讨论热烈。
(工作人员每日发布三道竞赛真题)
(工作人员发布竞赛相关信息提醒)
正式考试于2022年5月15日19:00开始。竞赛采用随机抽题、线上闭卷的形式,依托在线答题平台举办。本次党史校史知识竞赛参赛人员共43人,考试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南京大学建校以来的校史、各个院系的专业历史等,考试形式涵盖单选题、判断题与填空题。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为两个小时。本次竞赛支持移动端/PC端双平台答题。
(答题系统界面)
考试结束后,工作人员对参赛同学的分数进行统计与排名。最终根据成绩排名,本次党史校史知识竞赛获奖同学共17人。其中张晶晶、徐程成同学以满分并列获得一等奖;王传辉、刘菁琨、王治涵三位同学获得二等奖;吴奕萱、杨雨欣、古晨雪、黄文昊四位同学获得三等奖;郭丽、周璇、陈文璐、徐雪妍、吴圣府、操若璠、徐欣源、凌伊八位同学获得优秀奖。获奖名单于校史专题讲座中进行公示。
本次党史校史知识竞赛不仅趣味性十足,还提高了同学们对百年党史、百廿校史的认识,加强了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竞赛取得良好反响)
三、结语
一部校史不仅记录了一所学校的诞生、发展、鼎盛与传承,还彰显着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理念。天开教泽,道启南雍。知行合一,诚动天下。南大精神历久弥新,必将激励着新一代的南大人自立自强、不断攀登、再铸辉煌。
从4月中旬的活动策划,到4月下旬的活动准备与活动预演,再到5月的活动正式开始,致敬百廿南大的“知党史明校史”系列活动圆满结束。知党史明校史,既是对过往峥嵘岁月的追溯与审视,也是对未来光明前景的指引与开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有始有终;以史为鉴,坚守信仰,方能富国强民。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每一个南大人都应心系“国家事”“南大事”,肩扛“国家责”“南大责”,以紧紧把握“九个第一”、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为使命担当,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为学校始终走在全国高校最前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文/万洋、丁坤贤、于蕴雅)